贡献623%地区生产总值 民营经济是洛阳发展硬核力量
讯 (记者 赵檬 王怡潇)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稳增长、促就业、重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。12月6日,
洛阳市政府党组成员、副市长王国辉介绍,今年以来,民营经济贡献了62.3%的地区生产总值、74.3%的技术合同成交额、83.2%的新增城镇劳动就业、91.6%的公司数,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、持续向好。
洛阳市出台《洛阳市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(2023-2025)》等政策措施,统筹全市力量,构建民营经济多层级、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。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,完善府院联动机制,成立商事调解工作室,为非公有制企业保驾护航。设立“企业家日”,大力营造尊商亲商重商浓厚氛围,提振非公有制企业家干事创业信心。
设立非公有制企业之家、洛阳市青企创客社,健全市县乡三级领导包联企业、企业诉求快反、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沟通会商、问题分类专题会商等工作机制,企业反映问题动态办结率保持98%以上。开展“河洛益企·政在行动”系列宣讲活动、惠及企业4000余家。建立“月监测、季通报、适时约谈、年评价”监督管理机制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投放,非公有制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.42个百分点。建立企业人才用工信息库,发布就业岗位65万个,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;举办“大就业”巡营企业招聘专场活动,服务企业2000家次以上。
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,全市3724个创新平台,非公有制企业平台占八成。建立“微成长、小升高、高变强”梯次培育机制,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429家、创新型中小企业1017家,非公有制企业占比超90%,新强联轴承、普莱柯生物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加速成长为省制造业头雁企业。设立“三大改造”专项基金、制定优惠利率、免费提供“智改数转”诊断,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全市产业转型“生力军”,创建省级以上智能车间68个、绿色工厂32家。
洛阳市坚持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,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各部门触发式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公示率100%,全方面推进“一件事一次办”、涉企事项办理环节压减60%,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上线项服务;建成全省第二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,非公有制企业专利授权周期缩短89%,2023年全市营商环境评价首次排名全省第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上一篇:全球最大甲酸钙设备投产
服务热线:400-677-6963 0773-3568991 E-mail:sales1@glxc.com
网站备案号:桂ICP备11002237号